第一篇 「戰略環境」

字級設定
第二章 安全挑戰
/第二節 中共軍事能力與威脅

  共軍年來按既定戰備整備規劃,以「對臺應急作戰」為想定,針對國軍戰術戰法進行對抗演練。其中包括提升砲兵精準打擊戰力,強化海、空軍遠程目標導引與打擊能力,精進地面封(控)奪近岸島嶼演練等,持續蓄積對臺大規模作戰之能量,兩岸軍事衝突危機依然存在。

一、中共對臺軍事能力

  共軍在龐大國防預算挹注下,加速其軍事現代化進程,積極建構對臺應急作戰準備,提升整體聯合作戰能力。

(一)情監偵能力

  中共運用各類型衛星,結合空中預警機、無人偵察機,以及組建數位化數據鏈路系統,已大幅提升其早期預警、指揮管制、戰場偵蒐、機艦導航、通訊保密及武器精準打擊效能,現已具備第一島鏈以西海、空域全時段監偵之能力。

(二)陸軍軍事能力

  在「全域機動」、「立體攻防」指導下,共軍陸軍加速「機械化」換裝、「全旅化」組織調整、「資訊化」改造與「實戰化」演訓。另加強空中輸送、「舟橋」編裝組建與戰術研發,並藉聯合登陸演訓,熟稔登陸作戰戰術戰法,目前已具備「奪我外、離島」之三棲登陸作戰能力。

(三)海軍軍事能力 

  共軍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除擴大近海防禦戰略縱深,增進兩棲輸送能量外,並積極提升海上綜合作戰及核反擊能力。目前置重點於持續建造航母、核動力(傳統動力)潛艦,研製潛射洲際彈道飛彈與長程潛射攻船飛彈;另海航部隊換裝殲轟7型、蘇愷30型戰機,並持續發展殲15型航母艦載機,顯示共軍海軍核反擊、抗擊外軍及對臺灣海峽封控之能力漸次提升中。

1.共軍空軍在「攻防兼備」的戰略指導下,不斷強化整體防空反導、戰略投送及戰略威懾等戰力,朝建立奪取第一島鏈以西海域制空權能力發展。

2.中共結合空中預警機、無人偵察機等監偵裝備,已初步具備西太平洋及臺灣東部、日本沖 繩群島附近海域監偵能力。

3.共軍海軍已向「遠海防衛」轉變,目前持續建造核(傳統)動力潛艦,研製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及長程潛射攻船飛彈,顯示共軍核反擊、 抗擊外軍及臺海制海與封鎖作戰能力已漸次提升。(U.S navy)

(四)空軍軍事能力

  共軍空軍依「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加速殲20型戰機、轟6K型轟炸機、空警200、2000型空中預警機、運20大型運輸機等新一代主、輔戰機種研發與換裝進程,並於海峽當面部署自製紅旗系列及俄製S-300系列防空飛彈,及計畫向俄羅斯採購新型S-400系列防空飛彈,以完備飛彈防禦體系。另強化兵種聯合訓練,加速指管資訊化建設,提升整體防空反導、空中打擊、戰略投送及戰略威懾等戰力,建構具備奪取第一島鏈以西制空權之能力。

(五)第二砲兵軍事能力

  共軍第二砲兵在「精幹有效」與「核常兼備」指導下,持續朝彈種「通用化」、打擊「多樣化」方向發展,期具備戰略核威懾、核反擊與常規精準打擊能力。依目前第二砲兵列裝之各型飛彈數量、精度及毀傷效能評估,已具對我遂行大規模聯合火力打擊與拒止外軍介入臺海爭端之能力。

(六)資電軍事能力

  共軍各級電戰部隊近年運用模擬臺海實戰電子環境,致力研發電子戰戰術戰法,並於共軍各軍、兵種部隊演訓時進行實質攻防,從中發掘電子戰弱點研擬反制對策,期於作戰全程掌握「制電磁權」。另依其現階段電子戰軟、硬殺裝備性能研判,可遂行電磁參數偵蒐,及對國軍監偵與指管系統進行阻斷與干擾之能力。

(七)網路軍事能力

  共軍在各總部、7大軍區、國防科研機關、國防動員信息及民兵等軍事部門,組成網路攻擊、防禦的基本戰力。除運用駭客植入後門程式竊取或轉移資料外,並可藉程式取得目標伺服器之控制權。另由中共網軍曾侵入目標達1,700餘日未被偵獲觀之,其組織龐大且分工明確,足以對應各國之資訊防護技術。

(八)航太軍事能力

  中共近年發射各型軍事衛星,除具備全時段之軍事指揮、管制及情傳能力外,並可支援共軍在第一島鏈以西遂行遠距精準打擊任務。「北斗」系列全球導航定位衛星,覆蓋範圍包括西太平洋至印度洋區域,可有效提升目標即時監控及遠距精準打擊精度。

二、中共對臺軍事威脅

  中共雖評估兩岸情勢漸次獲得改善,惟仍強調「分裂勢力」威脅其領土主權與安全。共軍近年來陸續換裝兩棲突擊車、遠程多管火箭、主戰艦艇、遠程攻船飛彈、第三代戰機、防空飛彈等主戰裝備,第二砲兵持續對臺部署飛彈,並重點提升遠程投射力量,規劃在2020年前,完備攻臺可恃戰力。

  另觀察共軍近年戰訓活動,對臺針對性軍事演習從未稍減,並借鏡西方國家採等比例實體複製我重要政經目標,執行軍事部署訓練,凸顯共軍仍將對臺軍事鬥爭列入經常性戰備,整體戰力已具備對臺進行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作戰及聯合火力打擊之能力。尤有甚者,隨著共軍戰力質量漸次提升,將有利其後續提高對臺軍事行動強度及機動調整海峽當面兵力部署等作為。

 

  • 國防部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5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著作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3.0版台灣
  • 最佳瀏覽環境:Internet Explorer 10.0 以上版本